首页

女王女网sm免费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4 08:27:58 作者:习近平的民生之问|“是增,是稳,还是降?” 浏览量:85268

  中新网崇左3月28日电 题:广西龙州:一朵黑木耳种出边民好“钱”景

  作者 杨陈 黄华江 邓丹霞

  春明景和,阳光正好。近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黄柏芬正指挥大家忙着采菇。放眼望去,种植基地里整齐地摆列着菌棒,菌棒周边均匀地长满黑木耳。村民们拿起菌棒,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削,就把木耳“顺”到桶里。

  “基地目前最多一天请有70个村民来干活,采收湿木耳37吨。”黄柏芬是武德乡科甲村人,在外务工多年后选择回乡创业,2019年在村里办起电器配件电线圈组装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村里20多个村民就业。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民众采菇忙。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两年来,龙州县实施“菇业守边”行动,发挥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鼓励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拓展增收渠道。“村里有产业,村民在家门口才能更好地就业。”在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的同时,2023年,黄柏芬以5年为期跟村民租下80亩地,做好喷淋等基础设施,向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购买培育好的77万棒黑木耳,于今年1月中旬下地种植。

  “菌棒和喷淋设施都有补贴,乡政府还帮打了水井,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用水问题。”黄柏芬告诉记者,广西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还多次过来,指导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基地的黑木耳长势良好。

  “我们不仅给农户提供优质的菌棒和技术支持,企业还以保价或者以市场价的形式回收产品。”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鹏说,在产业发展上企业除了扶农户“上马”,还要切实保障农户受益。

  “一般11斤湿木耳就能晒出1斤干耳。现在干耳统货卖26元一斤,一级品可卖到33元一斤。”黄柏芬跟记者算了一下账,按现在的市场价,黑木耳基地亩产产值达3万元以上。“今年菌棒下地种植晚了一点,往后秋冬季如期种植,加上管理成熟,亩产产值可达4万元。”

  “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干活顾家两不误。”今年春节,外出务工的村民刘秀红回乡后,就被聘请在基地干活,从菌棒摆放到管理再到采收,工作样样拿手。像采木耳,一天能拿200至300元工钱。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民众采菇忙。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还是当天工钱当天结。”一旁的村民邝元清笑着接过话,菇多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得请本乡保卫村等村屯的民众来帮忙。

  食用菌产业是龙州的一大特色产业,当地充分发挥好企业联农带农作用,资源优势转变成了产业优势。龙州县位于中越边境。2023年以来,“菇业守边”食用菌种植项目在龙州县武德、下冻等5个边境乡镇铺开,当地发动边民种植黑木耳、毛木耳、猪肚菇等食用菌114.7万棒,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探索出一条边民增收的新路子。

  “我们持续推广‘公司+能人+基地’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扩大联农带农效果,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琛介绍,2023年龙州推动全县年种植食用菌面积53万平方米,产量6053吨,产值5426万元。

  “今年5月份黑木耳收完后,我们又将在基地发展蔬菜和玉米产业,到了秋冬季又将种新一轮黑木耳,以这样的循环确保土地不荒不闲,时时有活干,四季有收入。”黄柏芬说。(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伦敦10月15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10月14日下午,第三届英国华侨华人社团迎新日活动在伦敦举行。全英70个华社、商会及兴趣社团参加。

政企学研西安共议商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已经成为韩国电商领域不可忽视的存在。首尔街头,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的广告海报随处可见;街头咖啡馆里,经常可以听到客人夸耀自己如何用低廉的价格在中国直购软件上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在首尔最繁华的江南区也出现了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的快闪店,模特的精彩走秀吸引了众多观众,而更引人关注的是模特身穿的服装和皮鞋,居然可以用5万韩元(约合27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

打造国际竞争力 广州冲刺“智车之城”

解说】张伯礼一直致力推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面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体系,寻找到结合点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他看来,中西医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最重要的是优势互补将患者的疾病治愈。

台湾拟大幅调涨电价 或加剧通胀

教室内,中国汉族传统民乐及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展示展演,让驻华使节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浓郁的民乐文化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结晶。在了解了相关乐器的具体知识和历史背景后,贝小宇深有感触,传统民乐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

大规模超前点映,是“不讲武德”还是市场选择?

送教上门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2021年5月,福建省教育厅遴选了15所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其中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承担了“送教上门”改革试点项目。两年多来,试点的情况如何?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